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末开山刀 > 商人出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私收商税,如果这个罪名真的扣到了王则之的头上,那么他将面对的就是整个大明的官员和商人。

最先反对他的就是山西商人,毕竟,出关经商最多的也是山西商人。

接着,就是和山西商人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各个官员。

明洪武三年,因山西等边地急需军粮,政府募商人输粮换取盐引,凭引领盐运销于指定地区,称为开中。

四年,制定中盐则例。计道路远近,运粮多寡,考虑中纳商人能否获利等因素,以确定粮引兑换额。

以后,明朝根据需要,陆续实行纳钞中盐法、纳马中盐法、纳铁中盐法及纳米中茶法、中茶易马法等。

到了崇祯时期,皇室﹑宦官﹑贵族﹑官僚们见持有盐引有利可图,纷纷奏讨盐引,转卖于盐商,从中牟利。

这一现象被称为“占窝”,这种现象愈演愈烈,破坏了开中制度,变成了官商勾结谋取私利的工具。

王则之收保护费,自然动了这些人的利益。

但是,王则之出了兵马剿匪,保证了商道的安全,这些商人还不会说什么。

如果给他扣一个私收商税的帽子,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温体仁、周延儒二人和崇祯商谈了许久,最后满面红光的离去。

崇祯离开的时候也是如此,他还开心的哼了两句小曲儿。

......

崇祯二年,五月二十日。

宣府镇。

宣府镇,是明初设立的九边镇之一,因镇总兵驻宣化府得名,也有简称“宣镇”者。

所辖边墙东起居庸关四海治,西达今山西东北隅阳高县的西洋河,长一千零二十三里。

宣化府位于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

宣府镇为军事要地,到了崇祯年间,朝廷仍十分重视宣府镇长城的修筑。

此刻在城高池深的宣府镇内,一处豪华庭院内,聚集了数十家豪商。

这些商人个人锦衣玉袍,肥头大耳。

他们慢条斯理的笑谈着,说到各自生意的时候,一甩衣袖,在长长的袖袍里比划着手势几下就谈拢了数万两银子的交易。

这些商人多是借着开中法富起来的,他们经营的也多是茶、盐、铁等赚钱的生意。

明末的开中法和占窝现象养活了一大批商贾豪绅,这些人当中最富的当属晋商和京商。

由于他们获取的都是暴利,即使有很多百姓缺衣少穿,他们也过的很是富裕。

这院子颇大,不仅有亭台楼阁,假山鱼池,还搭了一座精美的戏台。

戏台上宣府的戏子熟练的唱着悦耳的北路梆子,给众位老爷助兴。

老爷们坐在亭廊里的桌椅上摇头晃脑,入神的听着。

“哟,范老爷子来了。”

“哟,范家公子也来了。”

豪华庭院里的商人见到二人前来,纷纷起身以示敬意。

范老爷子说的是范明,他是范永斗的父亲,范家公子说的正是范永斗。

范永斗何许人也?

范永斗,祖籍山西介休。

生活于明末清初的张家口,为明末清初晋商之代表人物。

以其为代表的晋八大商(即后来的八大皇商),走私粮草铁器并代女真销售劫掠财物,使明朝廷封锁政策失败,为明末晋商之奸贼。

范永斗会成为这样的人多是拜他父亲所赐,可以说他是拾起了他父亲的生意,并将此“发扬光大”。

范永斗的父亲范明,在他十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续弦之后,对范明日渐冷落。

有一次他摘了几枚没有熟的青枣吃,被父亲打骂了一场,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跑到独石口(今河北张家口赤城县北)跟女真人蒙古人做生意。

范明在当地认识了许多朋友,结识了不少女真的贝勒福晋,他贩卖的粮食铁器都是女真人十分渴求的军需物资,绫罗绸缎以及其他新奇的玩意儿则受到王爷家眷的喜欢,因此买卖越做越大。

到了范永斗这一代,范家基本上就跟女真人的利益捆绑到一起。

随着后金政权的野心膨胀,他们需要的东西越来越多,铁器、火药、火枪、军事情报都是重点高价收购的商品。

后金政权对于范家这样与他们长期做生意的晋商也越发倚重。

后金所需的火药、八成的粮食和超过六成的金属都是由晋商提供。

甚至京畿情报,细致到每个关口的守将姓名、士兵的数量和装备的清单,也由晋商提供。

在天启年间张家堡开市的时候,范明就是从宣府张家堡出关做的生意。

后来,他越做越大,就在宣府置办了这座庭院,而今聚集而来的这些商人,也是被他请来的。

当然,这些商人跟在他的身后,也赚了不少钱,这也是范明能请动这些人的原因。

在场商贾或许有些人是外来的强龙,但强龙不压地头蛇,范家就是盘踞在宣府镇的地头蛇。

要想从宣府出关经商,没有范明点头,谁都做不成生意。

范明在宣府盘踞多年,宣府、北直隶、山西,所有能出关赚钱的生意他都有涉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