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化工研究院 > 第184章 钻了内退的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人愿意放弃省城的工作,为了一个双薪而在桐城这样一个只有鸟拉屎的地方呆下去,只是暂时性的几个月。古人形容一个地方差,常用鸟不拉屎这个词,现实刚好倒了个个儿,只有钢筋水泥的大城市里,才是鸟不拉屎的地方,可却是人最喜欢的,鸟常拉屎的小县城,才真正留不住人。80年代是这样,以后的年代里更是这样。

“内退手续,我了解了一下本次到桐城农药厂来的二十四名省城员工,其中七人已经超过五十岁,农药厂的政策规定,一线员工的退休年龄为55周岁,他们七人已过了五十岁,在企业内升级已没有希望,其中有几个家里条件不太好,急着要多赚点钱,如果能帮忙向姚院长说个情,办理内退手续后再返聘到酮城农药厂,那么,我们的大班组长问题就真正解决了。”王进水给出了个主意。

内退是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文件上说的是针对没到退休年龄但身体情况较差的一线操作工可以提前让子女接班,自个从企业内部办理退休手续,在内退到正式退的这几年里,由企业内部根据企业的文件发放退休金。文件上说的是针对身体情况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相反,就是身体好的,在外面有门路的年纪超过五十岁的职工办了内退,而没门路的,只能在原厂继续做操作工贡献余热。该内退的退不了,不该内退的在外赚另一份工资,但同时,退下一些员工,总可以多安排几个待业青年,局部地解决分配的压力,所以,各个企业都是睁个眼闭个眼的,只是各地的农药厂情况都有些特殊,主要原因是农药厂工作环境有恶臭,即使在省城,也是处在省城的乡下,地方偏僻,招人不易,所以,在内退的执行中,是实打实地按国家政策来的,没有门路别想打折扣。

一个萝卜一个坑,其它厂的坑有外面的萝卜等着,而农药厂的坑如果萝卜被拨了,没有新萝卜愿意到这个坑里来,这是摆在眼前的差别,工人想内退,企业不放人。

在本次桐城农药厂招人中,周副县长对这个问题深有体会,一个小县城的待业青年都不肯到农药厂来,省城的待业青年自然也同样不会到省城的农药厂里工作,人同此心。

有一句古话说得好,叫做各打五十大板,酮城农药厂是化工研究院与地方合作的样板工程,如果不能按期完成任务,政府追责下来,化工研究院与桐城地方县政府都逃脱不了这个责任,被各打五十大板。并且,只要4~5人给酮城农药厂,这在数量上比原来的二十多人全留在那里压力轻多了,姚院长思量再三,答应了这个要求。

“这七个人中那几个有意向留下来,你们把名单报给我,我向陈厂长打招呼,给他同等的临时工名额,暂时解决这个问题。”电话那头,姚院长回复。

经过一番私下的交谈,宣利康、迎春岗、范东阳、徐正东等四人表态,只要办下内退手续,他们可以留在桐城农药厂。

不知道姚院长是怎么与陈厂长协商的,名单报上去后不到一天,周副县长电话过来,告诉说这件事情落实了。

带班的大班组长事落实了,接下来还有一大堆的事呢。没有专业的机修与电工,新老工人中都没有这样的人才,安装队上一年的安装任务完成后,只留了五个人配合保证第一个月的前期生产与设备改造,因为合同规定10%的工程尾款得在第一个月生产结束没有异常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结算。二月份只有几天了,按规定他们在三月中旬会撤人,最拖也只能拖到三月底。还有,锅炉房的人得有证,二十四名老员工一撤,新员工没有锅炉证,程序上就不合法,得在一个月内学会并办理相关手续,其它后勤机构招人与职能安排没什么难度,不用下车间,虽然整个环境差些,必竟没有车间这样的恶臭。

“我们需要两个人参加电工与电焊工的学习,能够在一个星期里学会并跟着老师傅一起上岗,一个月内能独立上岗,是临时工的,我们可以考虑作为特殊人才给他转正为正式工,户口转正为居民。锅炉工能考到证的也作一样的处理,另外,再奖励在实习期中间表现特别突出的两名临时工农转非的名额。”进水与冯珍会许下了这么个诺言。

“只要你给我们看工厂拿到这个名额的证明材料,我们愿意试一试。”农转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好多条件,一是当地户口,二是县政府每年的名额,拿不到名额一切都是白搭。有几个当地农村报名到这个厂的临时工跃跃欲试,可又担心只是一张空头支票。一般情况下,家转非的名额常常还没公布,就被当官的通过内部关系给消化了。

一个小县城,每年的农转非名额不会超过五十人,一个单位一下子拿去五个名额,这肯定会引起其它单位的眼红,虽然,这是个县政府的重点工程,有句话叫不见免子不撒鹰,没看到名额正式落实到企业里,谁也不敢保证只是张空头支票。

能把空头支票变成能几个月后兑现的承兑汇票的人只有周副县长,王进水与冯珍会即使再怎么苦口婆心地解释也没有作用的,身份使然。

“还有什么需要我做出决定的你们想好了一次性地提出来,我到企业去一下,给新召员工开个动员大会,不要零打碎敲的,今天提一个要求,明天提一个要求。”周县长的心情也有点烦,这几天,王进水与冯珍会几乎每天三个电话,这事那事的,刚解决了一项又是第二项。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王进水与冯珍会又不是爱因斯坦,脑袋瓜没这么好使,虽然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设想着种种细节,想把企业所有人事上的问题一次性地提出来解决掉,实在没有这个能力。这是个异地联合的企业,很多面临着的问题是产权与人事权归属十分清楚的当地企业不可能遇到的。

还有什么事情呢?具体的运作就不烦周副县长了,关键的还是工人的待遇,只要有钱有分配权,其它一切都好说。王进水与冯珍会把想通过周副县长向员工与姚院长交流的事细细地理了一遍。